选定适合的位置是决定发展效率的关键因素。理想的位置需要兼顾资源分布、战略安全性和同盟协作需求。首先应优先选择靠近高等级资源点的区域,金属和晶体是前期发展的核心资源,中后期则需关注重氢储备。小行星带或陨石区通常富含高密度矿点,但需注意此类区域往往竞争激烈,需提前评估自身防御能力。

星门、虫洞等交通枢纽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便于快速调遣舰队,但易成为交战焦点。若以稳健发育为目标,可选择星系边缘的次级资源区,虽采集效率略低,但能减少被频繁袭击的风险。迁移基地前务必通过侦察舰全面扫描目标区域,确认周边势力分布及NPC野怪强度,避免误入高威胁区域。

加入活跃同盟后,应优先迁入同盟控制的资源圈或前哨站辐射范围,既能享受采矿平台加成,也能依托集体防御体系。若同盟计划攻城,需提前在目标城市周边建立前哨站,确保舰队能快速响应。单独行动时,避免过度靠近敌对同盟的核心区,防止成为重点打击目标。

基地达到8级后可建造前哨站实现二次迁移,因此初期位置只需满足短期资源需求即可。中后期应逐步向高级矿区或星系中心靠拢,以便参与大型战役。定期调整采矿计划圈,优先开采高储量节点,同时保留备用工程船应对突发资源缺口。
即便在相对安全的区域,也应部署预警舰队和防空设施,防范小规模骚扰。通过技术强化提升工程船采集速度与仓库容量,减少外出采矿频率,降低被截获概率。合理的位置策略需动态平衡资源收益与安全成本,根据战局变化灵活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