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选择与培养是游戏进程的核心环节。根据游戏机制和实战表现,PVE推图阶段优先考虑暗法(幻影的泰妮布里雅)或执行官维德瑞,这两位英雄在前期清图效率和竞技场表现上具有显著优势。若未获得光暗5星角色,水镰(旧水镰)与开水哥(尤贝乌斯)的组合也能有效应对龙13副本,其流血叠加机制可稳定压制高难度Boss。资源分配方面,建议先用企鹅将主力英雄升至满级,MAX等级英雄刷图时可直接掉落雌蕊圣叶,低星英雄升至3星后出售可回收材料,月光缘分优先选择泛用性极高的维德瑞。

木飞剑伊赛利亚是PVE环境中不可替代的三色角色,其神像起始者技能兼具驱散伤害与破甲效果,二技能的冷却重置功能在副本中具有战略价值。偶像塔玛林尔同样属于必练范畴,群体治疗与攻防增益能显著提升队伍容错率。对于缺乏高强度5星英雄的玩家,三星角色中的小火斧(拉条斧)、火爪(单体输出手)和毒弓(防御特攻手)值得投入资源,这些角色通过转职和技能强化后能媲美高星英雄的实战表现。需注意英雄培养需结合装备套装效果,攻击套与速度套是前期过渡的通用选择。

PVP方向的核心英雄包括七灾、智武、光艾庭等,其技能机制在竞技场环境中能形成压制力。暗帝、暗扇子等光暗角色在高端对局中表现突出,但需搭配特定装备与阵容才能发挥全部潜力。世界竞技场(RTA)中,控制类英雄如暗飞剑、律荷的优先级较高,而普通竞技场(JJC)更依赖速攻流阵容,暗拉兹的全体拉条效果成为关键战术支点。PVP英雄对装备副词条要求苛刻,需在确保基础属性达标后再投入高级强化资源。
输出角色建议优先配置攻击套装,武器和头盔需带有攻击%副属性;暴伤套装虽然后期收益更高,但需要暴击率属性的支撑。辅助类角色必备速度套装,鞋子主属性必须为速度值。奶妈和坦克推荐生命套或防御套,副属性优先选择效果抗性与生命百分比。装备强化策略上,紫色品质以上且副属性不偏离核心需求的装备才值得投入+15资源,避免因随机强化导致资源浪费。

资源规划方面,萌新期应集中培养1-2名核心输出角色,优先完成暗枪任务并借助好友支援角色推进主线。推图至第二大陆4000分后,再逐步扩充阵容深度,补充破甲手或群体输出角色。竞技场每周需完成基础场次以获取钻石奖励,PVE内容则优先攻略龙13副本获取速度套与穿透套。圣域建筑中的精灵之森与钢铁工坊需及时升级,前者提供英雄升星材料,后者关乎装备制作效率。
英雄强度会随游戏进程产生动态变化,需根据当前版本环境调整培养策略。长期玩家可通过通行证、迷宫玩法及深渊挑战获取稳定资源,而限时活动与联动角色往往具有独特机制,值得额外关注。需强调的是,第七史诗的养成周期较长,合理分配体力与金币比盲目追求全图鉴更具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