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船是资源管理和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高效送船的核心在于合理规划舰队配置与运输路线,优先选择高容量的运输船如721运输舰,并与工程船混编以提升资源采集效率。同时需注意计划圈的使用,避免重叠浪费策略值,确保每个资源点都能被有效覆盖。前期应集中采集金属和晶体,中后期根据发展需求调整资源分配比例。
舰船回收是优化舰队效率的另一关键。通过回收闲置或低效舰船,可获取材料与蓝图,用于强化主力舰队。回收操作需在舰船回收界面完成,优先选择对当前战略价值较低的舰船。需注意高级舰船虽回收收益高,但可能影响战斗能力,需权衡资源需求与战力平衡。科研船的回收需谨慎,因其长期科研产出效益较高,除非急需材料否则不建议轻易回收。
资源采集与运输的协同是提升效率的基础。工程船应优先强化仓储与开采技能,中型工程船比小型更高效。采矿平台可节省计划圈并提供采集加成,但需同盟协作维护。运输任务需避开敌对势力活跃区域,若目标联络点被封锁应及时取消任务。资源点共享机制允许多名玩家共同采集,但需防范工程船被攻击的风险,必要时可派遣护卫舰队护航。
主力舰队与运输舰队应完全分离,避免因战斗损失影响资源运输。运输舰队可搭配高速侦查舰先行定位,再利用增援功能缩短航行时间。封锁任务可用于刷野怪获取经验,但需评估对同盟关系的影响。所有长期行动如基地迁移或远距离运输,必须预留足够策略值以应对突发状况。
技术储备与蓝图研究是长期效率的保障。通过活动抽卡和十连抽保底机制获取高级舰船蓝图,优先提升亲密度以增加目标舰船出现概率。舰船加点需根据定位差异化处理,输出类强化冷却与暴击,防御类优先护甲与抗性,工程船则专注仓储与采集优化。定期重置技术点可适应不同阶段的战略需求。
实时监控资源库存与舰队状态,及时补充损耗的工程船或运输船。利用前哨站连接矿区减少采集压力,但需计算迁移成本。参与同盟的矿区共享计划可提升整体效率,但需遵守资源分配协议。任何优化策略都应以当前战局和资源需求为基准,避免教条化执行固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