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回收是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的核心环节。玩家可通过舰船回收界面选择空闲舰船进行回收,操作时需进入舰船管理页面,选定目标战舰后点击红色回收标志并确认,系统将返还部分制造资源。回收不仅限于舰船本身,船员回收同样能提供研究点用于科技升级,但需通过船员管理界面单独操作。回收决策需权衡舰船的战斗价值与资源需求,避免因短期收益削弱长期战力。
回收功能的设计逻辑围绕资源循环与经济系统展开。高级舰船回收后可能产出稀有蓝图,用于解锁更强舰船型号,而普通舰船则主要提供基础材料。残骸回收是另一种特殊机制,需在恒星喷流衰退期派遣任意舰船前往地图标记点完成,残骸可能包含未完全损毁的主力舰或实验数据。这种回收方式不受舰船类型限制,但存在时间窗口,需及时处理以免错过机会。
部分玩家会保留低级舰船作为临时战力过渡,而优先回收冗余或低效舰船以腾出指挥值。工程船与战斗舰的回收比例需根据资源采集需求动态调整,例如采矿效率下降时可回收老旧工程船并替换为高级型号。回收操作前建议通过舰队预制模块检查维修状态,避免误拆关键战力。
从宏观运营角度看,回收系统与科技树存在深度关联。研究点获取途径有限,船员回收成为非氪金玩家提升科技等级的重要手段。蓝图回收则直接影响舰船改装潜力,某些配件系统的解锁完全依赖特定蓝图重复获取。这种设计促使玩家在舰队扩张与精简之间寻找平衡点,过度回收可能导致战术选择单一化。
回收机制的底层规则强调风险与收益并存。虽然回收能缓解资源压力,但返还比例始终低于建造消耗,频繁回收将导致资源净损失。部分特殊舰船如护航艇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即使闲置也应谨慎保留。玩家需建立动态评估体系,结合当前发展阶段、同盟需求及星系局势做出决策,而非简单遵循固定回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