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结构值是衡量其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战场持久力。提升结构值主要通过装甲系统强化、技术值分配、装备优化和舰队协同四个方面实现,需结合舰船定位与战斗需求进行针对性调整。
装甲系统是提升结构值的核心途径,技术值加点时应优先选择增加物理抗性、能量抗性及结构值百分比的模块。焊接工艺强化和龙骨结构增强能直接提高舰船基础耐久,而淬火处理与能量涂层则能有效减少特定伤害类型的威胁。部分舰船装甲系统还提供闪避率加成,间接增强生存能力,需根据实战表现权衡加点优先级。
技术值获取与分配同样关键,舰船升级和研究档案是主要来源。战斗与模拟战斗数据可快速积累经验值,但需注意资源倾斜至主力舰船。研究档案定向选择装甲类技术值能高效强化生存属性,而商店限购的技术值包适合急需提升的情况。技术值重置功能允许免费调整方案,便于根据战场反馈优化结构值强化路线。
装备调校与品质提升对结构值有显著影响。高稀有度装甲组件通常附带更高基础属性与抗性加成,套装效果还能提供额外结构值增幅。武器调校虽以输出为主,但部分系统如附加能源模块可间接提升生存能力。工程舰的仓储扩容虽非直接强化结构值,但能减少资源采集频率,间接降低舰船战损风险。
舰队编组与战术协同是结构值加成的隐藏因素。修复类舰船的维修无人机可实时恢复友军舰船结构值,而载机平台的防空掩护能减少敌方火力威胁。军团技能中的群体护盾或耐久增幅进一步放大结构值收益,因此单独强化需与团队配置结合。
过度堆砌结构值可能牺牲火力或机动性,需根据舰船类型平衡属性。前排抗伤舰可全力强化生存,而中后排输出舰则应适度加点。动态调整方案并观察战报数据,才能找到最优结构值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