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合篇作为演武场中的策略教学关卡,核心通关关键在于精准的军师技能释放与特定武将站位配合。该关卡存在布阵陷阱,虽然系统提供两个布阵位,但若部署后排单位将直接导致失败。正确做法是仅上阵盾兵主将(推荐1星袁术而非3星黄盖),通过其站位将敌方骑兵聚集于右上角区域,随后使用军师的范围伤害技能一次性清场。这种聚怪后集火的战术能最大限度降低战损,同时满足通关要求的效率判定。

武将选择需遵循2弓+盾兵+步兵的固定模板,其中弓手必须置于最后一排,袁术与步兵主将则需并列前排。这种布阵能有效利用步兵的连携攻击特性,同时保障弓手远程输出的安全距离。自动战斗模式在该关卡中表现稳定,手动操作反而可能因技能时机偏差导致输出浪费。若反复尝试失败,需检查是否误用高星但属性不匹配的武将,或未严格遵循盾兵单独承伤的聚怪逻辑。

军师技能的选择直接影响通关成功率。雷属性范围伤害技能因其高爆发和短前摇成为首选,需在敌方骑兵被盾兵吸引至密集点位时立即释放。技能等级并非决定性因素,但需确保能一次性消灭聚拢的骑兵单位。若输出不足,可调整盾兵站位至更靠近右侧边缘,利用AI路径机制使敌人进一步集中。避免提前释放减益类技能,这类效果会分散敌方单位导致聚怪失败。
演武场整体设计强调兵种克制与战术执行,分合篇作为26级解锁的进阶教学内容,其通关逻辑可延伸至后续关卡。当遭遇类似融合篇机制时,同样需要观察敌方移动轨迹,利用前排兵种创造输出窗口。玩家需理解系统提供的布阵位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关卡特性精简阵容,通过特定兵种触发敌人的行为模式。这种设计本质上是通过限制条件引导玩家掌握核心策略思维。

长期来看,分合篇的过关经验可应用于高难度副本中的聚怪场景。例如在面对快速突进的轻骑兵时,可复刻盾兵卡位战术,配合谋士的范围控制技能实现高效清场。游戏内六大兵种的特性差异决定了策略的多样性,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战场空间和仇恨机制的基础掌控。建议在通关后重复挑战该关卡以固化战术记忆,这对后期PVE内容有显著的正向迁移效果。
最后需明确,分合篇的难度曲线取决于策略理解而非数值碾压。部分玩家因过度追求武将星级或装备强化导致方向偏离,实际上该关卡更注重基础机制的运用。若卡关超过五次,应当重新审视布阵是否符合盾兵单前排+集火输出的底层逻辑,而非盲目提升战力。这种设计理念贯穿游戏整个策略体系,是区分普通玩家与高阶玩家的关键分水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