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提速是可行的,但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优化。飞船的航行速度主要受引擎性能、舰船加点、舰队编组以及航行模式的影响。引擎作为核心动力系统,其技术等级和强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基础航速上限。通过蓝图研究解锁高级引擎模组或对现有引擎进行技术点分配,能够显著提升巡航速度和曲率速度。需不同舰船类型的初始速度差异较大,驱逐舰和侦察舰天生具备更高机动性。
舰船加点是影响提速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技术值应优先分配给动力系统中的巡航速度和曲率速度属性,部分舰船还可强化初始加速度以减少启动耗时。对于工程船等非战斗舰艇,建议将全部技术点投入速度相关属性;而战斗舰船需平衡火力与机动性,通常保留30%-50%技术点用于提速。AC721等驱逐类舰船通过加点可使其速度优势进一步放大,但需注意命中率和冷却时间等战斗属性的取舍。
舰队编组逻辑对实际航行效率有直接影响。舰队整体速度由编队中最慢舰船决定,因此混编不同速度的舰船会严重拖累航行效率。为提高长途航行速度,可采用速度分级编队策略,将高速舰船单独编组执行快速任务。另一种方案是利用护航艇或侦察舰的平均曲率速度机制,在主力舰队中加入少量高速小船以拉高整体曲率速度。采矿作业时,中型工程舰搭配富贵侦察舰的编组方式能有效提升往返效率。
常规巡航模式适用于短距离移动,而曲率航行才是实现星际快速移动的核心手段。启用曲率航行需满足计划圈内有己方舰船或前哨站的条件,且要消耗相应策略值。连续曲率移动功能的合理运用可以避免中转等待时间,通过预设多个曲率节点实现自动化长途航行。需增援行动会强制中断曲率状态,规划航线时应避免中途增援操作。
资源管理间接影响提速能力的持续性。能源系统维持着引擎的运转效率,缺乏足够的重氢储备会导致曲率航行无法启动。建议在基地建设中优先升级能源储存设施,并在远征前确保能源储备达到航行需求的120%。部分特殊装备如计划协调卫星能提供额外的航行增益,但需要权衡其与战斗装备的携带比例。工程舰的仓储容量升级也能减少资源采集频次,间接提升舰队运作效率。
单纯的最高速配置可能削弱战斗效能,合理的做法是根据任务类型动态调整。侦察任务可极致强化速度属性,而主力会战舰队则应保持基础机动性即可。采矿舰队需要平衡速度与仓储量,贸易舰队则需考虑航线安全性。通过蓝图库持续收集各舰船的子型号,能够获得更优秀的先天速度属性。最终形成的提速方案应是多系统协同的结果,而非单一属性的极端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