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遇预言季的水之试炼作为四大试炼中的首个关卡,其难度设计呈现出由浅入深的递进式机制。试炼初始阶段仅需玩家掌握基础操作,如点燃黑色石碑触发平台上升以避免潮水淹没。前四个石碑的点燃顺序呈线性排列,玩家只需跟随系统引导即可完成,潮汐涨落频率较低,容错率较高。但随着第五个石碑的出现,地形复杂度显著提升,需借助右侧冰川作为中转站,并精准把握潮汐退潮时机跳跃至目标点,此处开始引入空间方位与时间窗口的双重考验。
进入试炼中段后,动态环境干扰因素加剧。第六至第九个石碑的分布呈现非连续性特点,部分路径需通过浮冰作为临时落脚点,而浮冰随潮水浮动的特性要求玩家预判移动轨迹。第七个石碑位于冰川底部凹陷处,需在退潮期间完成下降-点燃-返回的复合操作,潮汐周期缩短至约30秒,失误会导致返回上一存档点。左侧冰川高台作为永久安全区,为玩家提供战略调整空间,但跨越至相邻平台时需计算最大跳跃距离与潮水淹没速度的数值关系。
后期关卡的核心难度体现在路径的多义性选择上。第十至十二个石碑构成三维立体路线,玩家需在垂直方向上切换不同海拔的冰川平台。最高处平台虽可规避潮水威胁,但抵达终点前需完成一次无石碑保护的长距离滑行,此处潮汐完全退去仅维持15秒。系统在此阶段取消显性引导,转而依赖玩家对地形拓扑结构的记忆能力。部分区域存在视觉盲区,如第十三块石碑隐藏在环形冰川的背侧,需绕行270度才能发现。
在点亮最后一个石碑后,玩家需与水先知石像互动获取金身状态,此状态下可无视潮水直接行走于水面。但最终光翼收集点设置在对岸山坡,直线距离超过常规滑行范围,需利用残留浮冰进行二次跳跃。整个试炼的难度曲线呈现指数级上升,前25%流程仅需基础操作,中间50%考验时空协调能力,最后25%则综合测试路径规划与机制运用水平。通关耗时与死亡次数90%的玩家卡点集中在第七、十一和最终滑行阶段。